问题 | 缓刑假释由谁执行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缓刑假释由谁执行 缓刑与假释均由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缓刑犯需遵守法律,接受监控,汇报行踪,遵循会客规定,离城或迁居须批准。假释犯在考验期内,同样接受社区矫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二、缓刑假释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缓刑申请条件: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假释申请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且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需注意,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三、缓刑假释的执行主体是由谁确定? 缓刑假释的执行主体通常是司法行政机关。具体来说,由公安机关负责对缓刑和假释罪犯的监督考察等工作。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监督社区矫正工作,对缓刑、假释罪犯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等。 在缓刑期间,罪犯需遵守相关规定,如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等;在假释期间,也需遵守一定的限制条件,如不得有特定的违法犯罪行为等。司法行政机关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缓刑假释罪犯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其不再危害社会。 总之,缓刑假释的执行主体主要是司法行政机关及其相关部门,他们共同承担着对缓刑假释罪犯的管理和监督职责。 缓刑和假释的执行主体有所不同。 缓刑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假释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