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打电话恐吓他人犯法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打电话恐吓他人犯法吗 首先明确的是,通过电话实施的恐吓行为在我国属于违法的行为行径。此类行为,无论初衷如何,都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或敲诈勒索罪等多项犯罪。其危害性不仅仅在于对受害者身心健康的侵害,更进一步地破坏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和稳定。从法律层面上讲,恐吓他人的行为无疑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员,将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为严重的,则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撰写恐吓信件或采用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遭受刑事追诉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若恐吓行为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触及到刑法中相关的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发短信恐吓他人是否也属于犯法? 发短信恐吓他人属于犯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恐吓行为情节严重,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等刑事犯罪,将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所以,不要通过发短信等方式进行恐吓,应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 三、用微信威胁他人是否构成犯罪 用微信威胁他人可能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微信等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威胁行为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也可能涉及到民事侵权责任,被威胁方有权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总之,用微信威胁他人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及时停止此类行为,避免引发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电话恐吓属违法行为,无论动机,可能触犯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罪名。此行为不仅侵害受害者身心健康,更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恐吓他人者将受五日以下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者将受更严厉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