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资金占用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资金占用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资金占用罪的立案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实际上,并无"占用资金罪"这一法律术语。取而代之的是"挪用资金罪"。关于此罪名的立案标准如下所述:如果行为人私自挪用自己所在公司、企业等单位的资金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并且超出三个月并未归还的,那么便构成了挪用资金罪。 如若被判定有罪,对于金额较大的情况,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单位资金占用罪与个人有何不同? 单位资金占用罪与个人资金占用罪主要在主体方面存在不同。单位资金占用罪的主体是单位,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犯罪需体现单位意志,经单位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决定实施犯罪行为。 而个人资金占用罪的主体是个人,即自然人为犯罪主体。个人通常是为了满足自身私欲或非法利益而实施资金占用行为。 在量刑等方面也有差异,单位犯罪往往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个人犯罪则直接对犯罪的个人进行相应刑罚处罚。总之,两者在主体、行为表现及处罚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三、挪用资金罪与资金占用罪区别是什么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资金占用罪并非法律明确规定的罪名,通常在实践中,挪用资金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挪用资金罪,而单纯的资金占用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可能只是民事上的债务纠纷等。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挪用资金罪强调对资金的非法挪用并用于特定活动,具有一定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而单纯的资金占用更多是在民事范畴内,主要是对资金的暂时占有但未进行非法使用等行为。若遇到具体法律问题,需结合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准确判断和处理。 实际上,"占用资金罪"并非法律术语,正确的表述应为"挪用资金罪"。当行为人擅自挪用所在单位资金超过十万元,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时,即构成此罪。对于涉及较大金额的情况,一旦定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