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出车祸了怎么走流程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类鉴定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遭遇车祸之后,遵循以下处理流程十分必要:
首先是交通管理部门的现场勘查环节。 交警部门对现场进行勘查并记录相关信息后,需经严格审核无误后,要求当事人或目击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字确认。 为保障责任鉴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交警部门有权暂时扣押引发事故的肇事车辆及当事人的相关证件; 其次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环节。 交警部门经过严密的调查取证之后,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交通事故发生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其过错的严重程度,来明确界定当事人的责任; 再次是交通管理部门的赔偿调解组织阶段。 在确认伤者的治疗已经告一段落或确定对受害者的实际损害情况之后,如事故当事人愿意参与赔偿调解工作,交警部门将有能力组织展开调解。 但值得注意的是,调解次数通常不应超过两次。 若调解最终未能成功,交警部门会填写《调解终止书》,通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当地人民法院发起诉讼。 同时,当事人也可选择放弃调解,径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接着是诉讼阶段。 当事人可选定委托律师或自行向当地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申请,通常应在事故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审判过程中,各方均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调解,以期达到调解协议的目的。 如调解无法达成,则将通过法院依法做出判决; 最后是强制执行阶段。 倘若法官作出的裁判中,判决的履行义务方未按时履行赔偿义务,原告方可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 法院执行局将对该履行义务方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执行,确保赔偿义务得以履行。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