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前忠诚协议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从现有的法规法条出发,关于忠诚协议有效性的判断取决于具体的事实情形以及协议中所包含的实质性内容与条款。
首先,男女双方缔结的所谓“忠诚协议”若与现行法律相吻合,便具备了法律约束力。 然而,应当明确的是,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属于一种道德层面上的责任,并非法律强制性的规定。 其次,就“忠诚协议”的具体内容而言,其中任何限制一方基本人权,例如离婚自由权、人身自由权、通信自由权等方面的条款均属无效; 同时,涉及剥夺子女抚养权、探望权的条款亦属无效,因为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应以保护子女权益为首要考量因素,探望则是父母的法定权利与义务,不能将其视为对过错方的惩戒手段; 此外,对于家庭财产的分配也不得影响到一方的基本生活需求; 最后,约定的赔偿金额必须符合家庭经济状况的实际情况,过高或过低的赔偿数额都难以得到法院的认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切勿在“捉奸现场”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忠诚协议”,并强迫对方立即签署。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认定为在“胁迫”状态下达成的协议,因此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司法实践的惯例,“忠诚协议”通常仅在判决离婚的情况下方能获得法院的支持。若仅仅是要求按照协议进行赔偿,而未提出离婚诉求的话,那么法院受理此类案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尽管一般情况下,忠诚协议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是,若因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等严重违反婚姻忠诚义务的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仍可依据双方签订的“忠诚协议书”向过错方主张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