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人代表和股东的区别是什么 |
分类 | 公司经营-股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1.法人民事责任和股东民事责任的区别在于,股东仅需按照其实际出资份额比例承担有限责任,然而在公司经营出现触及刑事犯罪的严重情况时,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有可能率先承受相应的法律责任,反之,股东的责任是否需要进一步担负,则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的判断;
2.从管理权限来看,股东对公司重大决策事项以及经营发展方向拥有决策权及决议权,可通过股东大会进行议决,从而推动公司朝着预定的战略目标前进,比起法定代表人而言,后者仅仅是公司的代表性人物,并不具备实质性的决策权; 3.关于股东能否享受股息红利分配权、查阅复制公司资料权、参加股东大会的投票权及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这些均是由公司法赋予的特殊权益,而至于法人所能行使的权力,一般来说都规定在公司章程里面,并无与股东同等的权益保障; 4.在处理外部关系方面,根据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的唯一对外代表,其行为在法律上视为公司法人行径,拥有签订合同的资格、指定诉讼代理人和出席法院审理程序的权利,相比之下,若股东未经公司特别授权,便无法拥有与之相同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解散应当在依法清算完毕后,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以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