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协商处理后还需要结案吗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赔偿 |
解答 |
律师解析:
交通事故经过协商处理之后,通常是需要进行结案的。
在协商处理阶段,这仅仅意味着双方就诸如赔偿等相关事宜达成了相互认可的一致意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就完全结束了,还需要去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 一般来讲,首先双方必须签订一份书面的赔偿协议,在这份协议中,要清晰明确地列出各自所拥有的权利以及需要承担的义务。 接着,把这份赔偿协议以及其他相关的材料,如现场勘查记录、证人证言等,一并提交给交警部门。 交警部门会对这些提交上来的材料进行仔细的审核,以确定双方确实已经达成了和解,并且对事故做出了妥善的处理。 当结案完成后,该交通事故的相关档案会被妥善归档,至此,这起事故的整个法律程序也就正式结束了。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切实地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便于交通管理部门对各类事故进行准确的统计和有效的管理。 倘若双方在协商之后,没有按照协议的约定去履行各自的义务,或者又出现了新的纠纷,那么依然可以通过合法的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发生交通事故后协商处理,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但在签订赔偿协议并提交材料给交警部门的过程中,小朱认为某些现场勘查记录不准确不应提交,而小李坚持应按程序提交,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双方虽已协商达成赔偿一致意见,但在提交相关材料环节出现分歧,应明确现场勘查记录等材料的准确性和必要性,遵循交警部门要求。 2、若一方不认可某些材料提交,可能影响结案进度。双方应积极沟通,确保材料真实准确,保障自身权益及事故处理程序顺利进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