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了不合理的协议应该怎么办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若在签署过程中遭遇不公正或不合理的合同条款,以下为应对策略建议:
首先可尝试与对方进行友好磋商,以期进一步完善合同细节并签订补充协议,进而修正和细化相关条款内容。 其次,若对方固执地拒绝修改,当事人可在首次签署之日起一年之内报请法院要求撤销该不公正且不合理的条款。 依据国内相关法规规定,当一方通过掌握他人的弱点、优势地位或判断力缺失等情况,使得其在自愿缔结的民事法律行为之初即显露出明显不公平时,被损害权益的一方可向法院或仲裁组织申请撤销该合同条款。 在签订合约的初级阶段,务必坚守以下原则: 第一,签署合同时需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准确运用法律规则。 签订合同时应特别留意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法律条文,以免导致整个合同彻底失效。 第二,充分考虑合同风险与保障商业交易顺利实现之间的平衡关系。 任何权利都伴随着对应的义务,任何收益也都不可避免存在风险。 因此,在洽谈合同时,必须设法最大程度地规避潜在风险。 第三,合约条款应采用清晰、明了的表述方式,具体细节描述应该详实周全且前后协调一致。 合同条款中的文字阐述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产生歧义,同时各条款应有具象化的内容且遵循逻辑规律,使前后条款表述能相互呼应,保持一致。 综合以上要点,即使签署的是不甚合理的合同,也仍有补救空间。 无论是流程还是实质细节,如当事人认定合同条款存在不合理性,皆可在对合同内容做出合理调整并取得双方意见统一之后,实施变更操作。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