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署的离婚协议有效吗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离婚协议的有效性,一般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才成立,具体如下:
1.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双方必须是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 比如,精神正常、年满法定年龄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签署协议时,清楚知晓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2.体现真实意思表示:协议内容需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 若一方通过欺骗手段使另一方在不知情的状况下签署协议,或者以威胁方式强迫对方签字,这样的协议是无效或可撤销的。 3.符合法律及公序良俗: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例如,协议中不能有涉及违法犯罪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条款。 若离婚协议出现上述任何一种不符合规定的情形,都可能使其无效或可撤销。 因此,对于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存在疑问时,最好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协议离婚,小朱称自己当时精神恍惚、意识不清(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存争议),且怀疑小李有欺诈行为(是否为真实意思表示存争议),协议中还涉及部分财产分配可能违反公序良俗(是否符合法律及公序良俗存争议)。小朱想确认该离婚协议是否有效。 案情分析: 1、关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小朱在签署协议时确实精神状态异常,影响其认知和判断能力,可能导致协议无效。需专业鉴定确定其当时状态。 2、若小李存在欺诈行为,使小朱在违背真实意愿下签字,该协议可撤销。需小朱提供相应欺诈证据。 3、若协议内容违反公序良俗,此部分条款无效。需根据具体条款和法律规定判断。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