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75岁以上老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 |
分类 | 债权债务-债务债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75岁以上老人无力偿还债务的问题,具体情况及应对方式如下:
一、确实无偿还能力的情况 当75岁以上老人确实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时,往往是因为其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案件进入法院执行阶段,法院会全面、细致地查明老人的财产状况。 一旦查证属实,确认老人确实无力偿还债务,通常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这并不意味着债务就此消失,当老人后续有了偿还能力, 二、有部分财产的情况 若老人有部分财产,法院在执行时会充分考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法院会在保留其必要的生活费用,如日常饮食、医疗费用等,以及生活必需品,像基本的衣物、家具等之后,对剩余的财产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执行,将这些财产用于偿还债务。 三、有赡养人或监护人的情况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赡养人或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协助偿还责任。 不过,这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关系以及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 案情回顾: 75岁的小朱欠小李债务,无力偿还。小朱无稳定收入,名下无房无存款,靠救助金生活。后小李起诉,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法院查证小朱确实无力偿还,裁定终结本次执行。不久,小朱获意外财产,小李要求恢复执行,小朱认为不应再执行,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最初无力偿还时,法院查证属实后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符合法律规定,因老人无偿还能力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2、当小朱获得意外财产后,小李申请恢复执行是合理合法的,债务并未因之前的裁定而消失,小朱有了偿还能力就应履行偿债义务。 3、若小朱有赡养人且赡养人有经济能力,在符合法定条件下,赡养人可能需承担一定协助偿还责任。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