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看别人隐私照片又传谣犯不犯法
分类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解答
律师解析:
非法窃取他人隐私信息无疑是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此类行为极可能引起警方的关注。
这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径,一经确认为事实,则可被视为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不当之举,注定将会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受到相应的治安惩罚,同时还需承担起由此产生的相关民事责任。
以下,我们来详细阐述一下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
首先,行为人在此类事件中必须具备主观上的过失;
其次,必须存在着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
再次,必须有实际的损害后果出现;
最后,损害后果与侵权行为之间必须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如何界定侵犯隐私权的范围:
第一,未经当事人同意,擅自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及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
第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破坏他人居住环境的宁静;
第三,非法跟踪他人,对他人住所进行监视,安装窃听设备,私自拍摄他人私生活场景,窥视他人室内活动;
第四,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者在未得到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公开其财产状况;
第五,私自拆阅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并将这些信息公之于众;
第六,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将这些信息非法公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3: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