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一旦离开家就属于遗弃罪了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遗弃罪的界定需谨慎对待。
遗弃罪明确规定,针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倘若负有扶养义务却加以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便构成此罪。 仅仅因为未成年人离开家这一单独行为,绝不能贸然认定其构成遗弃罪。 比如,当未成年人离家是由于与父母发生争吵后,为了让自己冷静而短暂离开,而父母在得知情况后,立刻积极地展开寻找行动,并给予关心,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不构成遗弃罪的。 然而,倘若父母明明清楚未成年人处于无法独立生活的状态,却故意将其抛弃而不管不顾,坚决拒绝履行抚养义务,情节极为恶劣,例如长期不与孩子联系,也不给予任何生活费用等,那么就很可能构成遗弃罪。 总之,判断是否构成遗弃罪必须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不能仅仅凭借未成年离家这一孤立的行为就匆忙下结论,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是夫妻,育有未成年女儿小静。小静因和父母争吵后短暂离家,小朱和小李得知后积极寻找并表达关心。而小胡和小丽夫妻,明知未成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却故意抛弃,长期不联系也不给生活费。争议点在于不同情形下父母行为是否构成遗弃罪。 案情分析: 1、小朱和小李在小静离家后积极寻找并关心,说明他们没有拒绝抚养义务,这种情况下通常不构成遗弃罪,因为不符合遗弃罪中“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构成要件。 2、小胡和小丽夫妻故意抛弃孩子且长期不联系、不给生活费,他们明知孩子无法独立生活却拒绝履行抚养义务,情节恶劣,很可能构成遗弃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