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电子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分类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解答
律师解析:
电子遗嘱在我国现阶段通常不具备法律效力,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一、法律规定层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嘱有着明确的法定形式。
其中包括自书遗嘱,即由遗嘱人亲自书写,完整地表达自己对于财产分配等事项的意愿,然后签名并注明具体的年、月、日;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打印遗嘱同样对见证等有相关要求;录音录像遗嘱要记录遗嘱人的声音和影像;口头遗嘱适用于危急情况;公证遗嘱则需经过公证机构严格的程序办理,具备较强的公信力。
然而,在这些法定形式中,并未把电子遗嘱纳入其中,这就从法律规定上明确了电子遗嘱当前在我国缺乏法律效力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方面
电子遗嘱存在诸多隐患。
一方面,它极易被篡改和伪造。
电子数据存储在电子设备或网络中,可能因技术故障,另一方面,黑客攻击也是一大威胁,不法分子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入侵系统,修改电子遗嘱内容,从而难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保障遗嘱内容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解决建议角度
若要订立有效遗嘱,应当选择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
例如自书遗嘱要严格按照要求,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公证遗嘱则需前往正规的公证机构办理,经过公证人员的审核和见证,确保遗嘱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案情回顾:

小朱生前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订立了一份电子遗嘱,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了分配。小朱去世后,继承人小李认为该电子遗嘱有效,应按此分配财产,而另一继承人小胡则认为电子遗嘱不具备法律效力,双方为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法律规定层面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嘱有明确法定形式,电子遗嘱未被纳入其中,所以小朱的电子遗嘱缺乏法律效力基础。
2、从存在问题方面分析,电子遗嘱易被篡改和伪造,存在技术故障及黑客攻击等风险,难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保障是小朱的真实意思表示,故该电子遗嘱不应被认可。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