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如何约定婚后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夫妻婚后财产约定,有以下要点:
1.书面约定归属:夫妻可通过书面形式来明确婚后财产的归属问题。 这种方式能清晰界定财产关系,避免日后可能产生的纠纷。 2.明确财产范围:需清楚界定哪些属于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 比如,双方的工资收入、投资收益等可约定为共同财产,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等可约定为个人财产。 3.确定管理方式:可选择共同管理或一方管理财产。 例如,共同管理时,重大支出需双方协商决定; 一方管理时,要明确管理职责。 4.规定处分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规定一方有权单独处分财产,如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小额支出。 5.书面且公证:约定采用书面形式,并最好经过公证,这样能增强其法律效力,保障双方权益。 6.生效及限制:约定生效后对夫妻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7.考虑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双方意愿和实际情况,确保约定公平合理,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婚后,对财产约定产生争议。小朱主张工资收入等均为共同财产共同管理,小丽则认为自己因人身损害获赔应是个人财产且希望自己管理部分财产,双方未书面约定也未公证。 案情分析: 1、夫妻应通过书面形式明确婚后财产归属,小朱和小丽未书面约定,易引发纠纷。 2、应清楚界定财产范围,小丽因人身损害获赔按规定应属个人财产。 3、管理方式需协商确定,一方管理要明确职责,他们未就此达成一致。 4、处分权也应有所规定,他们对此未作安排。 5、约定最好书面且公证,他们未做到,法律效力存疑。 6、生效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他们当前约定不明。 7、应考虑实际情况确保公平合理,他们未充分协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