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后如何让财产不成为共同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以下是一些婚后让财产不成为共同财产的实用方法:
1.婚前财产公证: 婚前个人财产公证是一种有效的保障方式。 比如一方婚前有房产、存款等,通过公证,能清晰明确这些财产属于个人所有。 公证过程中,需提供财产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房产的房产证、存款的存单等。 经公证后,即便步入婚姻,这些财产也不会因婚姻关系而转变为共同财产。 2.婚后财产约定: 夫妻双方可签订书面协议来约定财产归属。 协议要详细写明哪些财产归各自所有,像一方因个人创作获得的稿费、某笔特定的继承财产等。 这份书面约定对双方都有约束力,能避免未来财产归属的纷争。 3.特定财产登记: 对于房产这类价值较高的特定财产,在登记时可明确约定为一方个人财产。 登记时,相关部门会记录该约定,这样能有效避免其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需注意,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工资等收入及投资收益等通常为共同财产,所以财产约定要明确范围和归属,以防纠纷。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结婚,小朱婚前有房产和存款。婚后,小朱稿费收入颇丰,还继承了一笔财产。争议点在于这些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对此产生分歧。 案情分析: 1、小朱婚前的房产和存款,若进行了婚前财产公证,并提供了房产证、存单等证明材料,那么即便结婚,这些财产仍属于小朱个人财产。 2、对于小朱婚后的稿费及继承财产,若夫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这些财产归小朱个人所有,那么该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这些财产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若房产这类特定财产登记时明确约定为小朱个人财产,相关部门记录该约定后,该房产也不会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