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离婚是怎么分财产的
分类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解答
律师解析: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有着明确且细致的原则,具体如下:
1.约定优先原则:
夫妻双方在婚前或者婚内,可能会就财产问题进行书面约定,形成婚前财产协议或者婚内财产协议。
这种约定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在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时,会优先按照双方的书面约定来处理。
例如,双方在婚前约定婚后各自的收入归各自所有,那么离婚时就会按照这个约定来执行。
2.法定分割原则:
如果夫妻双方没有对财产作出书面约定,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财产分割。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夫妻共同财产通常应均等分割。
这其中涵盖了婚后双方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等。
在实际分割过程中,还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夫妻一方财产归属:一方的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这些都属于个人财产。
在离婚时,这些财产归个人所有,不参与共同财产的分割。
总之,离婚财产分割要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从而公平合理地确定财产的最终归属。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结婚多年后决定离婚,涉及财产分割问题。双方未签订婚前或婚内财产协议,争议点在于小朱认为自己婚后照顾家庭付出多应多分财产,小李则认为应平均分割所有财产,包括小李婚前房产婚后出租所得收益。

案情分析:

1、因双方无书面财产约定,应按法定分割原则处理。婚后出租小李婚前房产所得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并非小李个人财产。
2、小朱在婚姻期间承担较多照顾家庭责任,在分割财产时可适当多分,这体现了公平原则,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财产最终归属。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