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判完离婚财产还能起诉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法院对离婚财产作出判决之后,从原则上来说是不可以再提起起诉的。
这是因为离婚财产分割的判决具备终局性以及法律效力,它意味着这个判决是具有确定性和权威性的,一旦作出就应该得到执行和遵守。 但倘若出现了以下这些情况,那就有可能再次起诉。 其一,要是发现对方存在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比如将财产偷偷地藏起来不让对方知晓;或者转移财产,把属于夫妻共有的财产转移到他人名下;又或者变卖财产,将夫妻共同财产以不合理的低价出售;亦或是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故意破坏、损坏财产;甚至伪造债务,虚构夫妻共同的债务。 并且在当初的判决中这些行为并未被处理,那么在发现这些行为的当天起两年内,就可以提起起诉,要求重新对财产进行分割。 其二,要是在判决的时候遗漏了某些夫妻共同财产,而在之后得知了这些被遗漏的财产,那么在知道遗漏财产的那一天起两年内,也可以起诉要求对这些遗漏的财产进行分割。 总而言之,是否能够再次起诉要依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并且必须要在法定的时效期限内进行相关的诉讼行为。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经法院判决离婚且对财产作出分割。之后小朱发现小李有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该行为在之前判决中未处理。小朱欲再次起诉重新分割财产,小李认为法院已判决不能再起诉,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从法律规定看,法院判决离婚财产分割有终局性。但小李若存在转移财产且未被处理的情况,小朱可起诉。 2、小朱起诉需在发现行为当日起两年内进行,符合法定条件下可重新分割财产,小李的观点不符合存在法定情形可再起诉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