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工资怎么才算共同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获得的工资收入通常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种情形: 其一,婚后一方或者双方通过自身劳动所获得的工资收入,这是最为普遍的情况。 不管工资是由哪一方去领取,其本质上都属于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 比如丈夫在婚后努力工作获得的工资,以及妻子在婚后工作所得的薪资,都毫无疑问地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其二,婚前一方积攒的工资在婚后所产生的收益,像利息等这类收益,同样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婚前财产的自然增值部分是除外的。 就像婚前购买的一套房产,在婚后随着市场行情而升值,这里的升值部分通常是不算作共同财产的。 总而言之,只要是在婚姻关系持续的期间内所取得的工资性收入,一般都将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但在实际情况中,还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以及实际发生的情形来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认定。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是夫妻。小朱婚前有一笔工资存款,婚后产生了利息收益。小朱认为这是自己婚前财产产生的,不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小李则认为只要是在婚姻存续期间的工资收益都应是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按照法律规定,婚后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工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小朱婚后无劳动行为产生争议财产。 2、小朱婚前工资的利息收益在婚姻存续期间产生,一般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小朱的观点不符合法律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