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财产约定具有哪些法律效力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夫妻约定财产的法律效力,内在逻辑如下所述:
首先,针对约定财产制与法定财产制之区别,我们必须明确,约定财产制的法律效力凌驾于法定财产制之上。 因此,当夫妻之间已通过合法协议对财产做出了明确约定时,应遵循其事先约定; 反之,若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够清晰完整,则应参照法定财产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接着,我要论述的是约定财产制的内部逻辑。 夫妻间依据法律达成的涉及到夫妻财产制的各项协议,都应当对配偶彼此具有约束力,对他们的财产行为进行规范和限制。 最后,我想探讨的是约定财产制的外部影响。 在我国现行法规定的三种不同约定财产制类型中,在各自财产制的框架下,夫妻对自身占有的财产享有专属权利,同时对于财产债务的承担也不相干涉,这意味着此项约定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还会间接对第三方,特别是债权人的法律权益造成重大影响。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