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可以构成拒执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拒执罪,也就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以下这些情况能够构成此罪: 其一,被执行人本身具备执行能力,然而却坚决不执行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 这就意味着,明明有能力去履行法律义务,但就是故意不执行,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其二,通过隐藏财产、转移财产、故意损毁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手段,导致法院的判决、裁定无法得以执行。 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使得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其三,将已经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进行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人民法院允许就擅自处分这些担保财产。 担保财产是为了保障判决、裁定的执行而设立的,对其进行上述行为,无疑是对司法秩序的严重破坏。 其四,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 这体现了被执行人对司法判决的漠视,不顾法律规定进行高消费,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 其五,明明有能力执行判决、裁定,但却拒不执行或者只是部分执行,并且情节严重。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被执行人存在上述任何一种行为,并且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司法秩序和债权人的利益,经过司法机关的追究,那么就有可能构成拒执罪,从而面临刑事处罚。 这种刑事处罚的目的在于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司法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存在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小朱偿还小李欠款。小朱有执行能力却拒不还款,还转移财产,且违反限制高消费令进行高消费,导致判决无法执行,引发是否构成拒执罪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有执行能力却坚决不执行生效判决,符合拒执罪中“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情形。 2、小朱转移财产的行为,干扰司法程序,致使判决无法执行,契合拒执罪相关构成要件。 3、违反限制高消费令消费,体现其对司法判决的漠视,对司法公信力造成损害,也可能构成拒执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