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犯诈骗罪后,能否进行调解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严格的法律条款,刑事案件并不适用于进行调解的程序。
我们通常所讨论的“调解”其实是专门针对民事案件,并以法院为公正的第三方进行协调,引导民事纠纷的受害者及施害者达成共识,最后由法院以正式文书——调解书的形式记录此次谅解事项。 然而,在涉及到刑事诉讼事务时,参与的双方就变成了以下角色: 其中一方是涉嫌犯罪的当事人或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另一方面则是代表国家利益的公诉机构。 根据法律规定,公诉机关严禁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签订任何形式的和解协议。 由此可见,刑事和解,即在刑事诉讼流程中的一种特殊环节,旨在通过身份不明的调停人员或其他机构作为媒介,让受害者与罪犯之间有可能直接接触并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在彼此达成民事赔偿并达成谅解之后,司法机构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减轻甚至撤销对罪犯的指控。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