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掩饰、隐瞒赃物犯罪所得的全国性立案准则如下所示:
1.在掩饰、隐瞒赃物犯罪所得及其生产收益的过程中,涉案金额达到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之间。 2.若被告人曾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因为掩饰、隐瞒赃物犯罪所得及其生产收益的行为经历过国家行政机构的处罚,但依然再度实施掩饰、隐瞒赃物犯罪所得及其生产收益的行为。 3.如果掩饰、隐瞒赃物犯罪所得及其生产收益的行为导致上流犯罪无法在短时间内被及时揭露,并因此引发了公众财产和私人资产的不可逆转损失。 4.除了上述条件之外,还包括其他可能触犯法律的情节。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