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多少条构成犯罪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以下几种情况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将构成犯罪:
首先,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及财产信息数量超过50条便足以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成立条件。 其次,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量超过500条者,同样构成该罪。 此外,若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上述任意一种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达到5000条的话,那么依法也应认定为侵处公民个人信息罪。 对于第三类未经授权而获取、贩卖或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经查证数目超过50000条的话,则将被视为触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当此类行为具备如下情形之一时,应予以刑事立案处理: 1.将售出或提供的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作犯罪用途的。 2.知晓或是理应了解到他人会利用此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犯罪活动后,仍继续将其出售或提供出去的。 3.非法获取、售卖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超过50条的情况。 4.非法获取、售卖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超过500条的状况。 5.非法获取、售卖或提供除前两项之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其个数累计超过5000条的。 6.虽然没有满足第三款至第五款规定的标准,但经过相应的换算之后,其总量达到了相关数量基准的状况。 7.违法所得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情况。 8.滥用职业权力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取得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将其进行转手或者擅自发布出去,且涉及到的信息数量或金额达到了第三款至第七款规定标准的一半以上的。 9.曾经因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到刑事制裁或者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受到过行政处罚,此后仍然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10.存在其他性质恶劣的情形的。 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一是从犯罪客体上来看,这个罪名所触犯的权威是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权,这意味着所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都会对公民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二是从犯罪客观的角度看,这个罪名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指那些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是通过盗窃等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且这种行为已经很严重的案例。 三是从犯罪主体的角度考察,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角通常为一般的自然人,只要年满16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有可能犯下此罪。 最重要的是,单位也有可能成为该罪的实施主体。 若是单位犯了这款罪,那么就应对单位进行罚款,同时对直接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负责人,按照《刑法》中的规定进行惩罚。 四是从犯罪主观上来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者往往故意为之,无论是直接有意还是间接故意都是犯罪的范畴;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过失并不能作为犯罪的理由。 犯罪的动机多半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但这并不影响犯罪行为的成立。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