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法经营的定罪标准是什么怎么判 |
分类 | 刑事辩护-经济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我国,非法经营罪的认定主要涉及到三个基本内容:
首先是未经国务院特许,擅自经营国家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商品,如烟草、盐业、出版物等; 其次是倒卖国家限制进口或者依法核准将进口的货物、技术出口的行为; 最后是违反国家规定,以转手倒卖外汇、有价证券牟利为目的,套购、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此外,还存在在明知或者应知是用于走私、贩毒的原料、工具、方法而予以运输、收购、储存的情形。 而对于该罪行的量刑标准根据具体情况会有所差异,但一般的法定刑期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 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案件的具体情节都可能对量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以上仅供参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