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故意伤人怎么判定标准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未成年人蓄意伤人行为的判别准则,首要关注的是其年龄层、主观罪过意图的判断和伤害后果的评估等诸多关键要素。
对于未满14岁周岁的少年,原则性的规定是不涉入刑事责任范围之内的,然而他们有可能需要接受超期收容到社会援助机构等场所进行教育和抚养等方式来进行处置。 在另一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越14岁而不满16岁的青少年群体,如果他们对无辜者造成重伤或者致命的伤害,应当被认为是负有刑事法律责任。 当未成年人年满16岁后,则不论是不是故意造成伤害,只要伤害行为构成了犯罪的事实,都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在言及主观罪过意图之判断上,应综合地考虑他(她)的行动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事先是否有充分准备等等多个因素。 至于伤害后果则依据法医学专家对受害者伤势的鉴定结果,例如轻微伤害、轻伤、重伤等等。 除此之外,还应对该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一贯的行为表现以及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量刑时给予适当的考虑。 总的来说,对于未成年人蓄意伤人行为的判别是一项综合性且审慎对待的工作流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