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抢劫罪的其它方法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对于抢劫罪中"其他方法"的阐释与理解,应当以抢劫罪在客观层面所呈现出的整体面貌为依据进行深刻把握。
所谓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意指犯罪分子采取超出暴力或胁迫手段之外的方式,使得被害人无法产生反抗或丧失反抗能力的行为模式。 此处所说的“其他方法”并非泛指任何一种方法,而是基于谋取财产为核心动机,施加于被害人民事主体地位之上,进而导致其无法反抗这一法律特征的特殊手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该概念加以全面解析: 首先,此类手法必须在实现财物获取的现场环境中得到施行; 其次,此方法需针对性地指向被害人身体实施行动; 再者,“其他方法”具备多样的表现形态,但其作用对象必须是被害人民事主体,在程度上并不苛求危及其人身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只需达到使被害人无法产生反抗或反抗能力遭受一定程度的削弱甚至丧失的效果便可,例如采用酒精灌醉、药物麻醉、催眠术、电击或石灰迷眼等手段; 最后,必须是犯罪分子有意识地实施的,即犯罪分子自觉且积极地运用上述方法消除被害人反抗,从而为抢劫财物创造有利条件。 换言之,被害人陷入无法反抗或反抗能力受限的状态,必须是由行为人实施了“其他方法”所引发的。 这是被害人在此种情境下行为人构成抢劫罪而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关键性特征之一。 若被害人处于无法反抗或反抗能力受限的状态,乃是由于自身原因所致,如因饮酒过度而无法反抗或反抗能力受限,行为人并未对被害人身体施加任何影响,仅趁机将其财物据为己有,那么仅能构成盗窃罪或抢夺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