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拒不履行判决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立案 |
解答 |
律师解析: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涉及多种情形,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侵犯申请执行人权益类 负有执行义务的人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且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达到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就符合立案标准。 二、串通妨害执行类 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来妨害执行,从而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也会立案。 三、拒不交付财物等类 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情况。 一般而言,只要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就可能构成此罪,具体需结合实际案件,由司法机关依法判定。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因借贷纠纷诉至法院,小朱胜诉后,小李拒不还钱,还将名下存款转移至小胡账户,且与小胡串通进行虚假诉讼,试图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此外,法院判决小李交付特定票证,小李也拒不交付。 案情分析: 1、小李转移存款至小胡账户的行为,属于侵犯申请执行人权益类中的转移财产行为,可能致使判决无法执行。 2、小李与小胡串通进行虚假诉讼,符合串通妨害执行类的立案标准,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司法执行秩序。 3、小李拒不交付特定票证,属于拒不交付财物等类情形,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判决难以执行,其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