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强制执行措施有哪些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1、拘留、罚款; 2、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 3、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 4、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 5、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6、搜查; 7、强制交出财物或票证; 8、强制迁出房屋或土地; 9、强制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10、强制完成指定的行为; 11、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12、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 13、限制出境; 14、在征信(诚信)系统记录。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