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复议超过15天还能起诉吗 |
分类 | 行政类-行政复议 |
解答 |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在一般情形下,要是行政复议超过了15天,那就不能直接去起诉。
行政复议,它是行政相对人针对行政行为感觉不服,从而去寻求救济的一种方式,当然,这里面有个特殊情况,那就是法律规定复议决定属于最终裁决的情况除外。 假如当事人在收到复议决定书的那一天起算,15天之内没有提起行政诉讼,并且此时复议决定已经生效了,那么就必须要遵守这个复议决定。 不过,要是复议机关超过了规定的时间还没有作出决定,申请人就可以在复议期满的那一天起算,往后的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像不可抗力这类因素导致耽误了法定的起诉期限,在这种障碍消除后的10天之内,申请人是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的,而到底准不准许,那得由人民法院来决定。 总而言之,对于行政复议超过15天是否能够起诉这件事,得依据具体的情况去进行判断,需要把复议决定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特殊事由等这些因素都综合起来考虑。 案情回顾: 小朱对某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后,小朱未在收到复议决定书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复议决定生效。小朱却认为存在特殊情况,仍想起诉,与相关部门产生争议,认为不应受15日限制。 案情分析: 1、一般情况下,收到复议决定书15日内未起诉且复议决定生效就应遵守。这是正常的行政诉讼时效规定。 2、小朱若主张特殊情况,需符合法定特殊事由,如不可抗力等。且即使符合,也需法院判定是否准许延长期限,不能自行认为可突破15日限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