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上怎么认定合同无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一、法律上怎么认定合同无效? 合同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 (一)合同主体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情形; (三)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四)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五)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合同无效的话违约金条款是否无效? 无效合同自始无效,约定条款对双方没有法律约束力,包括违约金条款,如果无效合同订立后,当事人一方因此获得财产的,应予以返还。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如果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话,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也是属于无效的。如果当事人是没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行为人的话,其签订的合同也是属于无效的合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