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人终止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
分类 | 公司经营-公司经营纠纷 |
解答 |
![]() 一、法人终止的一般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法人终止的情形包括法人解散;法人被宣告破产;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十八条 【法人终止的原因】有下列原因之一并依法完成清算、注销登记的,法人终止: (一)法人解散; (二)法人被宣告破产;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法人终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七十二条 【清算中法人地位、清算后剩余财产的处理和法人终止】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第七十三条 【法人破产】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二、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有哪些 法定代表人的权利: 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本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 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 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职责时,应有书面委托。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业行使职权的签字人。 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主管机关备案。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文件是代表企业法人的法律文书。 综上所述,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对法人终止的规定是比较多的,法人终止的原因包括法人解散;法人被宣告破产;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而法人清算时,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