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伤残赔偿金内容是什么? |
分类 | 诉讼仲裁-诉讼管辖 |
解答 |
一、伤残鉴定 1、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后申请去做。最好是治疗终结后尽快去做,这样伤残的登记可能会高一些。伤残等级高,赔偿数额自然也会相应高一些。 2、伤残鉴定最好由法院来委托,这样的话,鉴定结论比较可信,防止一方通过熟人关系故意提高或压低伤残等级。 3、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是1年,也就是说,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去法院起诉。 4、伤残等级由法定鉴定机构鉴定作出结论 二、伤残赔偿金 1、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2、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三、伤残赔偿金影响因素 1、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赔偿;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其丧失的程度,赔偿相应的数额。——相对劳动劳动能力丧失说 2、在具体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的确定上,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 3、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身损害赔偿的复杂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等等“,此条司法解释赋予了法官考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残疾赔偿金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得(收入)丧失说(又称差额说) 四、伤残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 发生伤残应该及时鉴定,伤残鉴定应该到规定的正规机关鉴定,而后法院会根据伤残的等级以及当地的上一年度的平均收入来计算伤残赔偿金,而且伤残赔人士的年龄也会对伤残赔偿金造成影响,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民事诉讼伤残赔偿金的全部内容,大家对于民事诉讼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咨询的在线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