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自首减轻处罚的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自首减轻处罚的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自首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可以减轻处罚,《刑法》第67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 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 二、自首减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根据中国《刑法》第57条规定的量刑一般原则和司法实践经验,一般认为,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应掌握下列三点: 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 犯罪人投案自首,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犯罪事实。 因此,审判人员在决定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 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轻重对照有关法律,拟定一个刑罚幅度,而后结合自首的从宽情节,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严宽适度,不枉不纵。 2、具体考虑自首情况主要包括: (1)自首的时间。 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 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 (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 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三大要素,悔罪态度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的,也说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时也要考虑 (3)交待罪行的情况。 交待罪行是否彻底,是否主动,也说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 (4)犯罪分子有无主动表现。 这四大情节,审判人员在量刑时一定要注意的。 一般来说,若是犯罪人员自首的时间比较早,自首后提供的信息,能够有效的帮助司法职员尽快破案,从而有效的防止其他违法人员继续犯罪的,那么此种情形,自首后的犯罪分子,法院子啊最终量刑时,会从轻处罚的。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此外,我们还整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