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要约可以成为合同吗,要约失效的情形有哪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一、民法典中要约可以成为合同吗 要约可以成为合同,但要一定的条件,例如要约要生效,并且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要生效,承诺生效后,合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的定义及构成要件】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四百七十九条【承诺的定义】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第四百八十三条【合同成立时间】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要约失效的情形有哪些 要约的失效,也可以称为要约的消灭或者要约的终止,指要约丧失法律效力,要约人与受要约人均不再受其约束。 要约人不再承担接受承诺的义务,受要约人亦不再享有通过承诺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权利。 本条规定了要约失效的几种情形。 分述如下: (一)对要约的拒绝。 受要约人接到要约后,通知要约人不同意与之签订合同,则拒绝了要约。 在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时,该要约失去法律效力。 (二)要约人撤销要约。 要约被撤销当然使要约失效。 (三)受要约人未在承诺期限内承诺。 要约中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表明要约人规定了要约发生法律效力的期限,超过这个期限不承诺,要约的效力当然归于消灭。 (四)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受要约人对一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的变更,为反要约。 反要约是否就使原要约失去效力呢一般的看法是,提出反要约就是对要约的拒绝,使要约失去效力,要约人即不受其要约的拘束。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要约是签订合同的方式之一,所以要约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成为合同。 例如要约作出后,受要约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作出承诺的,承诺生效后合同成立。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