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故意伤害和杀人未遂的区别包括什么?
分类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解答

一、故意伤害和杀人未遂的区别包括什么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是犯罪结果不一样,犯罪状态不同,判刑标准不同,故意杀人未遂说明受害人没有死亡,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已经造成了受害人死亡的结果,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也是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的。

1、犯罪结果不同:

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

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行为人故意的内容是伤害健康还是杀人,是一个复杂细致的问题,应遵循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只有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才是犯罪人无法抵赖的客观标准。

二、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所谓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的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所谓故意杀人(未遂)罪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虽然在行为结果、犯罪主体、罪过形式方面相同,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容易混淆,二者主要的区别是:

(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

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

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

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

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二)犯罪的目的不同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

对被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

而故意杀人(未遂)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和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杀人未遂,即死亡的结果所以没有发生并不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故意的内容的改变,只不过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某种原因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

因此,区别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未遂)罪,不能单纯地看行为结果。

如果行为人主观心理是追求他人死亡的目的,虽然没有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不能认为是故意伤害罪,而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罪。

(三)构成犯罪的条件不同故意伤害未遂不为罪;

而故意杀人未遂构成犯罪。

即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需要注意的是,故意杀人未遂和故意伤害是两个不同的罪名,但是虽然是两个罪名,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都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此时是需要根据犯罪行为人的具体情节,在量刑处罚上面进行不同的区分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通过运用法律知识或者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来解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上述的文章内容中已经对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网站的其他法律知识内容,也可以咨询本站律师为您解答。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