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 1、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不承认,那么公安机关等,需要收集除了犯罪嫌疑人口供等的其他证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的,应该由司法机关来举证证明其已经构成犯罪。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同时根据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二、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可以作为证据吗? 1、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可以作为证据。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三、犯罪嫌疑人认罪和不认罪的后果是什么? 认罪的可能后果为刑罚减轻,不认罪的可能后果为从重处罚。 1、认罪的可能后果为刑罚减轻 对认罪认罚案件,属于基层法院所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判。对于基层法院管辖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在审理当中,被告人对程序适用提出异议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简化审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转为普通程序进行审理。这是程序上的从宽。 实体上,检察机关根据犯罪事实和对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认罚的情况,依法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人民法院在做出判决时一般应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违背意愿认罪认罚,否认指控犯罪事实,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审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情形的除外。 2、不认罪的可能后果为从重处罚 当事人的言辞证据是需要其他物证形成证据链条的,不是当事人承认不承认的问题。 如果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而犯罪行为人死不认罪,也不能影响定罪,反而影响量刑。法院法官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酌定从重处罚。 有些犯罪嫌疑人会直接认罪认罚,有些犯罪嫌疑人会否认对罪名的指认。至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从刑事法律规范来看,不管犯罪嫌疑人是否认罪,公安机关都需要收集之相关证明特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了的证据,对于证据充足的情形,需要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审查。如果还存在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相关的疑问,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律师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