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犯罪30万判几年?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类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职务犯罪30万判几年? 1、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为三十万元的情形,犯罪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职务侵占罪在下列情况下无罪: (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改制后的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该职工不属于企业人员,不符合主体要件,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2)个体工商户股东、收银人员等工作人员不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3)合作关系、承包关系、挂靠关系人员不是被害单位人员,主体不适格,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4)行为人讨薪未果,与被害单位存在债务纠纷,行为人占有本单位财物以此寻求解决纠纷,不能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5)行为人获取的资金和领取的费用、借款主要用于公司正常业务,并没有非法占为已有,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6)行为人在任职期间,未入账的支出大于收入,无法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7)现有证据尚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所证内容缺乏其他证据印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8)指控侵占的数额不清,审计讲采用的证据不全等。 二、职务犯罪需要请律师吗? 1、职务犯罪不一定需要请律师 构成职务侵占罪的,不是一定要请律师,是否委托律师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2、如果当事人委托律师的,有一定的优点,主要包括: (1)律师熟悉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法规,可以弥补当事人在法律知识上的不足。 (2)律师可以持律师事务所的介绍信、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访问、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3)律师可以给当事人提供建设性意见、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等。 3、律师受理职务侵占案件后,不一定可以做无罪辩护。 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做无罪辩护: (1)被告不具有主观要件: 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不具有主观直接故意。 (2)被告不是犯罪主体: 可以证明本案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属于职务侵占罪主体要件中特殊的主体范围。 (3)被告犯罪行为不足: 当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或证据链条脱节,将影响犯罪事实的认定,应该进行无罪辩护。 三、如何理解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便利?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一般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自己职权、职责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主管、经营或者经手财物的便利条件。 一般而言,行为人在某单位的职责职权通常来源于以下几点: (1)单位对于本单位岗位具体职责、职权范围的明确规定或授权; (2)得到单位领导认可的惯常工作; (3)来源于有权安排工作的领导的临时授权。 如果行为人是利用以上职权所形成的职务便利侵吞公司财物,则可认定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2、在判定时不仅要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因素理解为行为要件,更应将其理解为对诚实信用信托关系客体的昭示。 据此,侵害诚实信用信托关系的客观行为和方式就不能局限于主管、经手和管理等客观外在的形式特征。基于侵犯诚实信用信托关系可能性的立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即是“利用因承担事务而具有的控制、支配本单位财物的地位”。行为人具有控制、支配本单位财物的地位,就对单位负有忠诚、奉公的义务,其利用该地位侵占本单位财产,必然侵犯了单位的财产权益和诚实信用的信托关系(单位基于信赖赋予其一定的职务)。因此,利用因承担事务而具有的控制、支配本单位财物的地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实质解读。 任何公民都不得利用自己的职务实施犯罪行为,否则是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了职务侵占罪等罪名的,职务犯罪的罪名比较多,犯不同的罪收到的刑事处罚通常不同。对职务犯罪30万判几年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