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之前放弃法定继承能够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一、继承之前放弃法定继承能够吗? 继承之前放弃法定继承是能够,这在法律中是没有具体的规定; 《民法典》第1124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35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二、放弃继承权后反悔,能够要求继承吗? 实践中,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后又反悔,能不能再参与继承,得根据以下的做法: 1、在遗产处理前,将根据法院决定是否能够恢复继承遗产。 因为在遗产处理前,还没将遗产进行分配,所以这个时候要求恢复继承遗产还是来得及的,但是毕竟是继承人自己的做法不当,所以将要受到其他的限制。 即法院能够根据弃权一方提出恢复继承的理由,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能够继续参与遗产分割。所以,能不能恢复继承,不是绝对的。 2、在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将不再享有分割遗产的权利。 根据上述的规定,在遗产被处理之后,遗产就已经被分割完成,如果其他人想要再分割的话,那么将要耗费较大的功夫,并且对其他未弃权的继承人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 因此,在遗产处理之后要求分割遗产的,将不再享有继承权。 综合上面所说的,法定继承是能够放弃的,但一般是在法定继承之后,遗产分割之前是能够选择放弃的,但在放弃时也需要具体的说明,并出示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果想更有法律的效力,那么是能够到当地的公证部门进行公证,这样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权益。 对于继承之前放弃法定继承能够吗?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