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主要有什么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主要有什么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一是自行协商 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签或存在重大误解,其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种处理方式对医患双方来说无疑都是最优选择,不仅利于改善医患关系,而且医院的声誉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二是行政解决 根据处理条例的规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对医患纠纷进行调解。 第三种途径就是司法裁决 但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与非医疗事故引发的医患纠纷的法律适用是不尽相同的,前者需适用医疗事故条例进行裁决,而后者则依照民法通则及相关司法解释予以裁判。 二、医疗事故争议应如何协商解决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登记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医疗事故和解协商协议有效的四个注意: 1、患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如患者本人为18周岁以上的成人,但协议由其父母签署,且患者不予认可的,则协议无效; 2、医方签约的主体不合法,如协议为医师个人签署; 3、有胁迫、欺诈行为,如医疗机构法人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 4、 协议内容违背法律,如为获得保险赔偿而虚构医疗纠纷赔偿。 三、为什么会产生医疗纠纷 会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有: 1、医疗机构与医患沟通机制未建立健全; 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未落实; 3、患者不遵守医疗秩序和医疗机构有关就诊、治疗、检查的规定等。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因诊疗活动引发的争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提出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应当耐心解释、说明,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对患者就诊疗行为提出的疑问,应当及时予以核实、自查,并指定有关人员与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沟通,如实说明情况。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九条 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安全评估,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信息,针对发现的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患者应当遵守医疗秩序和医疗机构有关就诊、治疗、检查的规定,如实提供与病情有关的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活动。 关于医患纠纷解决的方式,实践中主要有三种,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司法裁决。不同的方式下,当事人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同。以上就是关于处理医患纠纷的方法主要有的相关介绍。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