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赡养诉讼
分类
解答 赡养诉讼是指由赡养义务人与被赡养人之间因赡养问题发生的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民法总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赡养义务人有义务赡养无劳动能力或无法自行生活的被赡养人,包括未成年子女、年老体弱的父母以及无法自理的残疾人等。当赡养义务人不履行赡养义务,或被赡养人认为赡养数额不合理时,被赡养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赡养诉讼。
赡养诉讼的程序和要件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申请人的资格:被赡养人或其近亲属等有权利提起赡养诉讼。
2. 赡养请求的依据:申请人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赡养义务人未履行赡养义务或赡养数额不合理的证据。
3. 赡养数额的确定:根据被赡养人的实际需要和赡养义务人的经济能力,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赡养数额。
4. 诉讼程序:赡养诉讼一般属于民事诉讼范畴,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
5. 判决的执行:如果法院判决赡养义务人履行赡养义务或支付赡养费用,但赡养义务人未履行,被赡养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法院强制赡养义务人履行义务。
赡养诉讼的目的是保障被赡养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必要的生活保障。同时,赡养义务人也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赡养义务。对于赡养诉讼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相应的判决。

赡养诉讼相关词条

  • 赡养人

    赡养人是指法律上或者合同约定有义务赡养被赡养人的人。关于赡养人的范围,依法主要包括以下主体:(1)老年人的成年子女(包括亲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2)老年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的义务);(3)老年人的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通常仅当老年人的子女先于死亡或者缺乏赡养、扶养能力时。孙子女、外孙子女才应承担赡养义务);(4)与老年人具有扶养关系的兄弟姐妹。(5)遗赠抚养协议中遗嘱继承人。

  • 赡养纠纷

    赡养纠纷是指有赡养义务的人拒绝或怠于履行赡养义务,导致赡养人和被赡养人产生的纠纷。或者有赡养义务的人在履行赡养义务的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赡养纠纷可以赡养人和被赡养人协商,居委会调解解决,也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法院判决解决。

  • 赡养关系

    赡养关系,是指子女或晚辈之间产生的由子女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 赡养

    赡养,主要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须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 赡养义务

    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 赡养费

    为法律中定义,在夫妻分居或离婚后,提供给配偶的必需生活费用。传统上赡养费是由男方支付给其前妻,但1970年后,基于男女平等的考量,男方也可有权向其前妻要求赡养费。也指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费用,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费用帮助。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