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
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时随价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问题 | 应缴税额 |
分类 | |
解答 |
![]() 一、应缴税额的基本概念对于有境外所得的企业而言,由于对其境外所得已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按规定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因此这类企业实际向税务机关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可能不等于其应纳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应纳税额的条款新企业所得税法 第三章 应纳税额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二、应缴税额的相关介绍1.旧税法中应纳税额的概念 “纳税人应纳税额,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内资) “应纳的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的所得额计算” (外资) 2.旧税法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税率 三、应缴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适用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 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按纳税人不同计算有所区别 1.一般纳税人 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因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小规模纳税人 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3.纳税人进口货物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消费税: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自产产品: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税率) 委托加工: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进口产品: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营业税: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收入额×营业税率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或: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增加额 - 纳税调整减少额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 成本费用支出额 或:应纳税所得额 == ————————— × 应税所得率 1 — 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按税法规定的行业标准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四、应缴税额的其他计算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一减除费用标准)×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2)纳税人取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3)纳税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一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一必要费用)×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一800)×2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 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5.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 =(每次收入额一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1—20%)×20%×(1—30%) 6.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适用税率 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每次(月)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一准予扣除项目一修缮费用(800元为限)一800元] ×20% (2)每次(月)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一准予扣除项目一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0% 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一般情况下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一 财产原值一合理费用)×20% (2)个人销售无偿受赠不动产应纳税额的计算。 10.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11.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应缴税额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