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民事执行
分类
解答 《民事执行法律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法律解释,主要对民事执行程序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解释。其中包括执行主体、执行程序、执行标的、执行费用、执行效果等方面的规定。
具体来说,《民事执行法律解释》包括以下内容:
1.执行主体:规定了执行法院、执行员、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等执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执行程序:规定了执行程序的基本流程,包括执行申请受理、执行裁定制作、执行通知送达、执行财产查封、扣押、拍卖等环节。
3.执行标的:规定了执行标的的范围和种类,包括货币执行、财产执行、知识产权执行等。
4.执行费用:规定了执行费用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5.执行效果:规定了执行效果的判定标准和程序,以及对强制执行结果不服的救济途径等。
总之,《民事执行法律解释》的发布为民事执行程序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民事执行相关词条

  • 民事执行申请

    民事执行申请,是指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由于债务人不履行或拒绝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当事人在法定的执行时效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启动执行程序。

  • 民事执行终止制度

    执行终结即指债权的全部实现、债权人撤回执行申请、执行名义所载债权绝对不能实现以及全部撤销执行处分时,执行机关决定最后完结执行程序,停止执行措施的行为。

  • 民事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执行程序是以实现债权债务为目的,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当事人和其他执行参与人进行民事执行活动的程序。

  • 民事执行中止

    民事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这种情况消失后,执行程序再继续进行。民事执行中止是执行程序中的一项特殊制度。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