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刘宪权
分类
解答

教学历程

从1983年起开始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开设《当代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刑法总论》、《刑法各论》、《刑法专论》、《金融犯罪研究》、《港澳台刑法比较研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践》等多门课程。曾于1995年底至1998年初在新华社香港分社研究室(当时的新华社香港分社相当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参加香港回归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研究。2003年4月作为国际访问学者赴美国考察学习。

教学荣誉

刘宪权教授从教近30年,培养博士生50余名,硕士生190余名,本科生数万名,[4] 连续15年被全校学生投票选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并先后被评为“宝钢教育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名师”、“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首届教书育人楷模”、“中国法学高产作者”、“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首批“万人计划”(即中组部“高端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法治与法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10余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人民日报》、《检察日报》、《解放日报》、《法治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著作、论文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1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反洗钱法》、《刑法修正案(六)》、《刑法修正案(七)》、《刑法修正案(八)》等法律法规所采纳;被聘为上海“东方讲坛”讲师团成员作法制宣传教育讲座50余次,为相关部门作法治理念及司法实务讲座300余次,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检察院等20余家司法机关聘为咨询专家和审委会顾问,常年担任电视台、电台法制节目特邀嘉宾,是上海市地区家喻户晓的知名公众人物;担任兼职律师承办案件300余件,其中重大案件33 件,成功无罪辩护15 件。

科研成果

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核心报刊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独著和参著:《中国刑法学讲演录》、《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金融犯罪刑法学专论》、《刑法学专论》等学术著作共40余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犯罪研究》、《金融犯罪研究》、《涉信用卡犯罪研究》、国家“七五”法学重点研究课题《各国刑法比较研究》、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选题《金融风险防范与犯罪惩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研究课题《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邪教活动的法律控制》等课题;并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刑法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主编《刑法学》、《中国刑法学》、《刑法学专题理论研究》、《金融犯罪案例研析》等多本教材。

承担课题

(1)涉信用卡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年6月—2013年6月,项目负责人
(2)侵犯知识产权罪惩治研究,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009年6月—2011年9月,项目负责人
(3)金融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年6月—2007年6月,项目负责人
(4)证券犯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2年6月—2004年6月,项目负责人
(5)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美国政府资助项目,2002年1月-2003年6月,项目负责人
(6)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法律应对研究,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04年3月-2006年4月,项目负责人
(7)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2004年7月-2006年7月,项目负责人
(8)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上海教委重点学科课题,2002年9月—2005年9月,项目负责人
(9)社会转型时期的刑事法理论,上海茂盛国际有限公司委托,2004年1月-2004年8月,项目负责人

研究项目

“七五”期间全国法学重点研究课题《各国刑法比较研究》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选题《金融风险防范与犯罪惩治》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重点研究课题《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犯罪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邪教活动的法律控制》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应对研究》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研究》、《侵犯知识产权罪惩治研究》
美国政府资助项目《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证券期货犯罪研究》、《金融犯罪研究》、《涉信用卡犯罪研究》

学术著作

( 1 )《中国刑法学讲演录》,专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 《金融犯罪刑法学专论》,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 4)《刑法学专论》,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 5 )《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专著,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 6 )《证券期货犯罪比较研究》(英文版),专著,荷兰艾柔默斯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 7 )《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 8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 9 )《刑法学》,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 10 )《打击拐卖人口犯罪的法律对策》,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 11)《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主编,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 12 )《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 2005 年度)第二卷:实务问题研究》(上、下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 13 )《刑法学研究(第 1 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 14 )《刑法学研究(第 2 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 15 )《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副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16)《刑法学研究(第 3 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刑法学研究(第4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18)《刑法学研究(第5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
(19)《刑法学研究(第6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20)《刑法学研究(第7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21)《刑法学研究(第8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2)《刑法学研究(第9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3)《刑法学研究(第10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4)《金融犯罪案例研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5)《证券期货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6)《中国刑法学讲演录(第二版)》,专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7)《涉信用卡犯罪刑法理论与实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主要学术论文

(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辩证》,《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2)《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3)《我国金融犯罪刑法分类质疑》,载《法学评论》 2007 年第 4 期,独著
(4)《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疑难问题刑法评析》,载《政法论坛》 2008 年第 2 期,独著
(5)《<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司法适用相关问题研究》,载《现代法学》 2011年第6期
(6)《“职业绑手”受雇控制被害人行为定性研究》,载《政治与法律》 2012年第 2 期
(7)《 < 刑法修正案 ( 六 ) 草案 > 评析》,载《法学》 2006 年第 2 期,独著
(8)《传统刑事司法理念的反思》,载《法学》 2005 年第 5 期,独著
(9)《共同证券期货犯罪疑难问题探讨》,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1 期,独著
(10)《证券、期货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其完善》,载《法学》 2004 年第 5 期,独著
(11)《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完善》,载《政治与法律》 2005 年第 6 期,第一作者
(12)《假冒专利罪客观行为的界定与刑法完善》,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1 期,第一作者
(13)《我国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完善》,载《政治与法律》 2005 年第 6 期 独著
(14)《建立和谐社会突发危及应对机制的法制轨道》,载《法治研究》 2005 年第 4 期独著
(15)《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载《法学》 2005 年第 6 期 独著
(16)《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刑法适用与完善》,载《浙江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006 年第 2 期,第一作者。
(17)《“银广夏事件”的刑法思考》,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1 期,独著
(18)《我国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再思考》,载《法学》 2002 年第 2 期,独著
(19)《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载《政法论坛》 2001 年第 1 期,独著
(20)《 2001 年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年会综述》,载《法学》 2001 年第 11 期,独著
(21)《关于绑架、拘禁索债型犯罪定性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 2001 年第 9 期,独著
(22)《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载《法学》 2001 年第 7 期,独著
(23)《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犯罪行为的刑法分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0 年第 6 期,独著
(24)《论我国新刑法中的结合犯》,载《法学》第 2000 年第 8 期,独著
(25)《婚内定“强奸”不妥》,载《法学》,第 2000 年第 3 期,独著
(26)《完善证券期货犯罪刑事立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6 年 2 月,独著
(27)《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行为方式之解读》,载《法商研究》 2005 年第 1 期,独著
(28)《信用卡诈骗的司法认定》,载《政法论坛》 2003 年第 3 期 独著
(29)《“性贿赂”行为犯罪化不足取》,载《法治论坛》 2003 年第 2 期 独著
(30)《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案件对民事合同效力的影响研究——以非法集资案件中的合同效力为视角》,载《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10期,第一作者
(31)《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兜底条款”解释规则的建构与应用》,载《中外法学》2013年第6期,独著
(32)《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刑法适用之影响》,载《法学》2013年第12期,独著
(33)《关于中国金融犯罪的刑事立法发展》,载《立命馆法学》2013年第1号,独著
(34)《刑事法治视域下处理虐童行为的应然路径》,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第1期,第一作者
(35)《克减冤假错案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载《法学》2013年第5期,独著
(36)《论刑法中法律拟制的设置规则》,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9期,第一作者
(37)《刑法严惩非法集资行为之反思》,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4期,独著
(38)《论内幕交易罪最新司法解释及法律适用》,载《法学家》2012年第5期,独著
(39)《限制或废除死刑与提高生刑期限关系论》,载《政法论坛》2012年第3期,独著
(40)《信用卡“养卡”,“套现”行为的刑法定性分析》,载《法学》2012年第7期,独著
(41)《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定性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9期,第一作者
(42)《盗窃罪新司法解释若干疑难问题解析》,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独著
(43)《论我国金融犯罪的刑罚配置》,载《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期,独著
(44)《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停止形态研究》,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4期,第一作者
(45)《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司法解释规定评析》,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8期,第一作者
(46)《涉信用卡犯罪对象的评析及认定》,载《法律科学》2014年第1期,独著

人物荣誉

( 1 )专著《证券期货犯罪比较研究》(英文版),荷兰艾柔默斯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获 2002—2003 年华东政法大学优秀专著奖。
( 2 )论文《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研究》,获 2002 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3 )论文《 WTO 与经济中心城市治安管理》,获 2002 年中国警察学会理论研讨一等奖。
( 4 )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突发金融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思考》,获 2005 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 5 )论文《论拐卖人口犯罪的刑法完善》,获 2005 年中国法学会“ 西湖杯 ” 优秀刑法论文特别奖。
( 6 )论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突发危机应对机制的建立》,获 2005 年中国法学会 “ 构建和谐社会法治保障 ” 征文二等奖
( 7 )著作《证券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获 2006 年第二届全国法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 8 )主编的《刑法学》教材, 2007年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9 )著作《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2009年获第三届全国法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0)论文《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1)著作《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2)著作《金融犯罪刑法学专论》,2012年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13)论文《新中国刑事法治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发展》,2011年获中国法学会“马克昌杯”优秀刑法论文二等奖。
(14)获“2011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15)获“2012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荣誉称号。
(16)论文《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