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民间借贷
分类
解答

一、民间借贷合同与其他借款合同的区别

我国民法上,一般讲借款合同纠纷,分为金融借款纠纷、同业拆借纠纷、企业借贷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金融不良债权转让合同纠纷、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其中民间借贷合同区别与其他借款合同的特点有:

1.主体不同。民间借贷的主体,是公民之间、或者公民与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不涉及与金融机构的借款。

2.是否支付利息不同。《合同法》第199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其他借款合同,一般为有偿合同,即约定不明也应当支付利息。

3.生效条件不同。《合同法》第20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其他借款合同适用一般合同的生效条件。

4.利率的限制性规定。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二、民间借贷合同的一般法律规定

1. 《合同法》第197条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2. 《合同法》第198条规定,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3. 《合同法》第199条规定,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4. 《合同法》第200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民间借贷相关词条

  • 借款担保

    借款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就借款有一定的担保人作保证或利用一定的财产作抵押或质押。如果借款不能按期归还,保证人与债务人处于同样的法律地位而无先后之分,负有连带责任,承担还债责任。

  • 借条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

  • 借款时效

    借款时效,即借款的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债权,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我国,借款时效一般是借款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两年。

  • 借款期限

    借款期限,是指借贷双方依照有关规定,或在合同中经双方约定的借款使用期限。

  • 借款利息

    借款利息,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时发生的利息费用,或企业发行债券的利息费用等。

  • 借款纠纷

    借款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债权债务为内容的民事纠纷。

  • 债权债务

    债权债务,是指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及该权利相对应的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债权和债务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 借款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6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又称借贷合同。按合同的期限不同,可以分为定期借贷合同、不定期借贷合同、短期借贷合同、中期借贷合同、长期借贷合同。

  • 不当得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得他人遭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

  • 借贷纠纷

    借贷纠纷是指因借用他人财物不能按时归还,在借用人与出借人之间产生的纠纷。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