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无效的原因 |
分类 | |
解答 |
![]() 一、合同无效的法定事由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一方的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那必然是无效的合同。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而只是损害了合同相对人的利益 ,则根据《合同法 》5条的规定只能是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恶意串通的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非法串通在一起,共同订立某种合同,造成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的损害。由此可见,行为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不法性,据此可以将其作为违法合同对待。 这种合同的特点主要包括: (1),当事人出于恶意。恶意是相对于善意而言的,即明知或应知某种行为将造成对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损害,而故意为之。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不知或不应知道其行为的损害后果,不构成恶意。当事人出于恶意,表明其主观上具有违法的意图。 (2),当事人之间互相串通。互相串通,首先是指当事人都具有共同的目的,即都希望通过实施某种行为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利益。共同的目的可以表现为当事人事先达成一致的协议,也可以是一方作出意思表示,而对方或其他当事人明知实施该行为所达到的目的非法,而用默示的方式表示接受。其次,当事人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了该非法行为。在恶意串通行为中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是真实的,但这种意思表示是非法的,因此是无效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是指当事人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内容上和目的上是非法的,这种行为又称为隐匿行为。在实施这种行为中,当事人故意表示出来的形式或故意实施的行为并不是其要达到的目的,也不是其真实意思,而只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和行为掩盖和达到其非法目的。比如,通过合法的买卖行为达到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目的;以合作的形式变相移转、划拨土地使用权等等。这种行为就其外表来看是合法的,但是外表行为只是达到非法目的的手段。由于被掩盖的目的是非法的,且将造成对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损害,因此这种行为是无效的。 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与规避法律的行为并不完全等同。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是以一种行为掩盖另一种当事人所希望实施的行为;而规避法律行为只是通过实施某种规避行为,达到违法的目的,而并没有实施掩盖的行为。 应当指出,如果当事人所掩盖的目的并不是违法的,而是合法的(如公民之间通过租赁私人房屋的办法掩盖借用的目的),则应按照行为人的真实意图处理,使被掩盖的行为生效。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最高利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这是各国立法普遍确认的原则。我国民法虽未采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概念,但确立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4款,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因此凡订立合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和秩序(如走私军火、买卖枪支和毒品等),损害公共道德、危害公共健康和环境(如购买“洋垃圾”等)以及其他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无效,法律和仲裁机构都应主动宣告合同无效。。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种合同属于最典型的无效合同。此处所说的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订的法律,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订的法规,违反这些全国性的法律和法规的行为是当然无效的。无效合同都具有违法性,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的行为,在违法性方面较之于其他无效合同更为明显。当事人在订立此类合同时,主观上大都具有违法的故意(当然,即使当事人主观上出于过失而违反了法律,即在订约时根本不知道所订立的合同条款是法律所禁止的,亦应确认合同无效)。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合同法仅规定违反全国性的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行政法规强行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而并没有提及违反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性规章的合同是否无效的问题。这并不是说,违反这些规定的合同都是有效的,而只是意味着违反这些规定的合同并非当然无效的合同,是否应当宣告这些合同无效应当考虑各种因素,例如,所违反的规定是否符合全国性的法律和法规、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等 二、合同无效的若干情况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主体不合格的合同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2)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主体以法人的名义签订的合同; (3) 未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而以个体工商户的名义签订的合同; (4) 法人、私营 企业 等组织超越经营范围或者违反经营方式所订立的合同; (5) 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2、 内容不合法的合同主要包括具有以下内容的合同: (1) 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合同; (2) 合同的标的为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物,未经许可经营的物或者法律、法规政策不允许的行为的合同; (3) 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采取胁迫、欺诈的手段签订的合同; (4) 当事人为了规避法律,损害国家、社会、或者其他主体利益的合同。 3、无效代理订立的合同属于因无效代理订立的合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合同: (1)无权代理人订立的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合同; (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签订的合同; (3)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代理的其他人签订的合同; (4)代理人与对方同谋签订的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合同; (5) 盗用单位的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由单位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合同; (6) 借用其他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由单位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合同。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