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税收公平原则
分类
解答

 

一、概念

税收公平是指不同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的比较:纳税人条件相同的纳同样的税,条件不同的纳不同的税。

二、意义

社会物质财富的在人民之间公平分配,这是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的理想。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问题。运用税收可以促进社会公平,通过法律确认税收公平原则,使之上升为税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生活的一种体现。税收公平原则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并系统加以阐述的税收首要原则。西方税收学上一般这样界定:“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三、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关系

理解税收公平原则,需进一步了解税收公平的衡量标准及其具体含义: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前者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收不应是专断的或有差别的。后者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受益原则和负担能力原则。

四、具体内容

1.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大体有受益标准和能力标准两种。受益标准是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中享受利益的多寡,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者应分担多少税负。享受利益多者多纳税,享受利益少者少纳税,不受益者则可以不纳税。这种标准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实践中难以实现和操作。能力标准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税能力大的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弱的可以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则不纳税。在税收上,按能力标准

征税“是迄今公认的比较合理也易于实行的标准”。但是,用什么衡量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较为通行的主张,即客观说和主观说。客观说认为,纳税人能力的大小应依据纳税人拥有的财富来测定。由于财富由收入、财产和支出来表示,故而能力测定标准可分为收入、财产和支出三种,其中,收入通常被认为是测度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的最佳尺度。主观说认为,每个纳税人的负担能力,按照其纳税以后感觉到的牺牲程度而定。牺牲程度的测定,又以纳税人纳税前后从其财富得到的满足或效用的差量为准。

    2.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按照纳税人之间的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税收公平有两层含义:

    (1)横向公平,是指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应负担相同数额的税收,即同等情况同等税负。这主要是从实质上来看的,要避免形式公平而实质不公平的情况。对同等纳税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应同等征税,而不应当有所偏差。横向公平强调的是情况相同,则税收相同。而情况不同,说明纳税能力也不同,如果同等征税,则违反了征税的公平原则。

    (2)纵向公平,是指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即不同情况不同税负。换言之,随着纳税人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的升降,其税负也相应增减。高收入者应当比低收入者多纳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以满足这种要求。从表面上看,税法适用不一,有违背税收公平原则之嫌,从实质上看,却是符合公平原则的。纵向公平也是相对而言的。

    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横向公平组成纵向公平,一系列纵向公平的同一层次则构成横向公平。

    税收公平原则,是纳税人之间税负的平衡问题,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在税法中的体现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制定税收制度的首要准则”。税收公平性对于维持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解决社会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公,而使人们之间的收入水平悬殊太大,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在现代法治思想的指导下,税收公平原则不仅仅体现在税法创制过程中对税收公平的一种确认,使其上升为法律上的原则,更重要的是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与实现。因为从根本上说,即使是能够真实反映税收公平原则的最好的税法,也只能是法律条文上的公平,即形式意义上的公平。要使这种形式上的公平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上的公平,才能说税收公平原则真正成为税法的基本原则。关于税收公平原则的实现,和税法的实现一样需要一整套税法的实现机制来完成。

 

税收公平原则相关词条

  • 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税率、减免税等。是国家向纳税人行使征税权和纳税人负担纳税义务的要件,只有具备这些要件时,纳税人才负有纳税义务,国家才能向纳税人征税。税收实体法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是税法的核心部分,没有税收实体法,税法体系就不能成立。

  • 税收的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指由税法确认和保护的在征税主体与纳税人之间基于税法事实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 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

  • 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