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最大的区别是:保险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保险金为目的,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同时,两罪主体不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保险诈骗罪的主体是与保险行为相关的特殊主体,单位也可以作为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两罪侵犯的客体也不同,保险诈骗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而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不包括其他利益。 二、网络诈骗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诈骗罪的罚金怎么交? 诈骗罪的罚金应当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罚款金额应当根据犯罪情节确定。罚款应当在判决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不能全额缴纳罚款的,人民法院应当随时追回被执行人有可执行财产的情况。因不可抗拒的灾难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对于诈骗罪的罚金,犯罪分子应当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如果被执行人期满不缴纳的,则由人民法院强制缴纳。但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则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少缴或者不缴。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保险诈骗罪与诈骗罪在行为表现方面还是有较大的不同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对两种罪进行区分,以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不经意间遭到侵害。针对上述文章中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区别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