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逃逸: 1、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 2、认为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 3、有酒驾和无证驾车嫌疑,报案后仍不听候处理; 4、把受害人送院后,没报案且无故离院; 5、把受害人送院后,留假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6、在接受调查期逃逸; 7、离开现场后不承认曾因其原因导致事故,但交警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了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有: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三、交通肇事罪是怎样认定的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客观方面表现为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主体为一般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于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