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逮捕后一定会被判刑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涉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逮捕后一定会被判刑吗? 1、涉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逮捕后不一定会被判刑 (1)实施逮捕措施的仅仅是公安机关,虽然有可能是由法院决定采取逮捕措施,但案件尚未经过审判,此时尚不能判定行为人是否真的构成犯罪,既然不能认定为犯罪,也不确定是否会做出判刑处罚。 (2)是不是被判刑是有法院来认定,也就是说没有法院的判决任何机关不能定谁谁有罪,逮捕只是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手段,但是在我国被逮捕后就失去了人生自由,被关押了起来,如果将来人有释放了,认为不构成犯罪,那么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等于是办理了错案,要追究责任的,所以被逮捕后一般情况下都是要被判刑的。建议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进行辩护,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 2、逮捕以后取保候审难度相对加大,但并非不可能。 即使公安阶段没有成功,到检察院起诉科时仍然可以积极争取取保候审。如果表现良好、后果不严重的话,即使未能取保候审,也可以在法院阶段努力争取缓刑。当然,在依法的范围内,法律上的操作方法,还是讲究一定技巧的。 二、逮捕和刑事拘留哪个严重? 1、逮捕和刑事拘留前者更为严重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的采取的临时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侦查后如果认为犯罪情节轻微或者是检察院不予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也可以撤销案件,也就是刑事拘留后的变数还是比较大的,而逮捕说明案件已经经过检察机关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一般不会判处缓刑,需要给予逮捕,也就是说逮捕后一般都是需要判处实刑的,后果比较严重。逮捕的程序也比刑事拘留复杂。 2、刑事拘留与逮捕的主要区别如下: (1)决定机关不同 刑事拘留的决定机关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逮捕的决定机关是检察院和法院。 (2)羁押期限不同 刑事拘留最长只能羁押三十七天;逮捕后的羁押期最长可以达到三个月。 三、刑事拘留是逮捕的前置程序吗? 1、刑事拘留并不是逮捕的必要前置程序 可以说刑事拘留的目的就是逮捕,刑事拘留是为了逮捕而采取的临时措施。未批准逮捕前,只有公安部门的怀疑,还有相对较大的变数。若批准逮捕,则公安、检方都认为有罪,说明犯罪被坐实的可能性已经极高了。 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直接予以逮捕,而不用经过刑事拘留。 2、逮捕后有取保成功的,逮捕以后取保候审难度相对加大,但并非不可能。 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刑较轻,没有必要逮捕,但有可能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及其他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较重,但在采取取保候审时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且没有逮捕必要时,应当采用取保候审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的,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审 (4)依法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具有此种情形,在逮捕前发现的,就不能决定逮捕在逮捕后发现的,则应变更强制措施,改用取保候审方法 (5)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这是指就被拘留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缺乏证明其有犯罪事实的足够证据,在拘留的法定期限内不能收集到相应证据,而需继续收集证据的情形。 (6)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的办案期限内不能结案,采用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险性的。 批捕了不一定会判刑,只能说被量刑的可能性比较大,具体是否会被量刑,需要由法院审理之后确定。逮捕只是经过检察院批准之后,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强制措施,也即逮捕与是否判刑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对涉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逮捕后是否一定会被判刑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