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从网贷平台借钱出来被诈骗了还要还吗 |
分类 | 互联网纠纷-网络金融纠纷 |
解答 |
一、从网贷平台借钱出来被诈骗了还要还吗 被诈骗借网贷是否需要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是网贷平台对客户实施诈骗行为让客户贷款的,则这个贷款客户不需要偿还。如果是被诈骗的钱是网贷的贷款支付的,或者诈骗以自己名义进行了贷款的,这个贷款是要还的。 网贷被骗,没有实际到款,是不需要还钱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二、诈骗案件追诉期限是多久 诈骗案件追诉期限是五年,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诈骗可以诉讼吗 诈骗一般不可以直接诉讼,网络诈骗涉嫌诈骗罪,诈骗罪是公诉案件,被害人不可以向法院自诉,只能由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网络诈骗被害人在受到诈骗后,应当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诈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欺骗行为 欺骗行为的内容是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现实生活中,诈骗罪的欺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欺骗也有文字欺骗等。 2、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认识错误必须是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 3、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 处分财产的具体表现通常有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承诺免除行为人的债务等。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宜认定为诈骗罪。 4、行为人或者第三者获得财产 欺骗行为使对方处分财产后,行为人或第三者获得财产。获得财产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积极财产的增加,如将被害人的财物转移为行为人或第三者占有,或者获得债权等财产性利益。二是消极财产的减少,如使对方免除或者减少行为人或第三者的债务。 5、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我国刑法要求诈骗罪的既遂情形是欺骗行为导致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或者导致发生了财产损失的紧迫危险。其中的被害人不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单位与国家。比如,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成立诈骗罪。 6、责任形式 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同时,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从网贷平台借钱出来被诈骗了还要还吗,当事人借网络贷款被骗,如果没有实际到款的,不需要还钱。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无效。本篇文章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存在疑问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与专业律师进行沟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